- 26.50 KB
- 2021-05-11 发布
语文论文之阅读教学是多元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可见,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本质。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
设计并组织好不同的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亲历对话
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融合,
实现学生、教师、编者、作者四心相通。这种对话是多元而开放的。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
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在对话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关键点,以
及学生阅读心理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适时点拨,
使学生能够尽快达成学习目标,实现在阅读中发展自己。教师参与学生
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照顾差异,调控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到尊重;通过
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
可以设计丰富而有趣味的导语,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全国著名特
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讲《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是这样开场的:
师:美国有一家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这家杂志每年要
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评出的这个人,肯定是这一年中
在全世界影响特别大的。举两个例子,比如说,2001 年《时代周刊》评
选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的市长朱利安尼。因为那一年纽约发
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事件发生后,整个纽约几乎
成了人间地狱。朱利安尼领导纽约市民全力救灾,重建家园,仅短短的
几个月时间,纽约市民就过上了正常有序的生活。厉害吧。
生:厉害。
师:再比如说,1992 年《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我
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生:邓小平。
师:对,邓小平。因为那一年,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
话。这次讲话把中国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潮。自豪吧?
生:自豪。
师:但是,1998 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
闻人物,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想知
道是谁吗?
生:想。
师:你们的眼神已经告诉了我。(出示课件,呈现地球的画面)
谁?
生:地球。
师:当你们从老师这里知道这个消息时,你感到吃惊吗?
生:吃惊!
师:为什么吃惊?
生:因为前几次评选出的都是人物,而这次却是一个星球。
师:对啊,前几次都是人物啊。但地球是个星球,不是人物啊。
《时代周刊》会不会搞错了呢?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大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读完以后,问一
问自己,你的心情如何?
这样的导入设计,是在谈话中创设出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强烈
的阅读期待。在一种迫切的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很容易进入与文本
广泛而自由的对话中。这样的阅读,对学生来说肯定是陌生而新鲜的,
学生会兴致勃勃地从字里行间捕捉自己所关心的信息。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对于一个
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疑问,或者对同学的发
言进行补充,或者去争辩。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个学习
的共同体,互通有无、合作学习、共享成果,使其思维能力、听说能力、
表达能力同步提高,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学习。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多元对话的核心。在学生与文本的对
话中,学生应该经历初读感受——细读理解——精读升华与延伸,这样
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沉下心来,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心与
心的交流,真正走进文本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中,这样对文本就能有个深
刻的认识,真切的感受,独特的发现。阅读教学就是感知、体验、创造
与寻找的过程。在实践中,学生既要读进去,理解段篇的主要内容、领
悟词句的内涵、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又要跳出来,揣摩段篇的表达顺
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通过这一阅读环节,加深学生对段篇内容、
情感的理解与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圈点批注、自读自悟、生疑释疑,
不仅与作者相逢,也与自己相遇,得到精神与生命的确证。
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训
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新课程的语文教材,每一单
元都以同主题编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单元前的导读提示或者
课后练习中,获取学习信息,把握单元主题,使其学习更有针对性,能
够更好地把课文的例子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长春版语文四年
级下册《颐和园》一课,课后的第一题训练是:默读课文,按课文叙述
的顺序填空。长廊→( )→ ( )→( )→( ),还有提示:根据
上面的填空,我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填空题”提示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而“提示”也暗示
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给予
了指导。
第二题: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
(1)这就是著名的长廊,有 3 里长。这长廊分成一间一间的,
一共有 273 间。
(2)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
瓦闪闪发光。
(3)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把这一题弄清了,对于文章的写作方法就明晰了,从而领悟学
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所以,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有效对话,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