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1-05-06 发布
英语论文之由一堂英语阅读课看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现
象与对策
【摘要】本文以英语模块 6 Unit 18 lesson 1 一节阅读课课
堂出现的低效现象从活动设计,课堂碰撞和情感渗透三方面进行分析与
对策研究,旨在扩大学生参与面,提高课堂生成性和创建和谐的课堂氛
围,从而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参与面 ; 碰撞; 情感渗透;高效
一 、引言
时代在发展,目标在更新,要求在提高,方法也要不断创新从
而我们才能一步步地去营造一个更加完善和高效的英语课堂。英语课程
是基础教育课程,它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扎实
他们的语言功底,为他们今后的升学和创业提供重要的的有力的支持。
因此,目前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勇于开拓,探索,不
断创新积累,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果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
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的种种偏差。潜心于中学
英语教学十年左右,今天我列出一节低效或甚至是微效的英语课堂教
学,认真分析,归因,并积极探索出方法与对策,从而能更好的服务于
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并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
依据。
二、课例分析与改进建议
英语模块 6 unit18 lesson 1 是一节阅读课。文章的主要大意
是告诉学生美的定义是很广泛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
但唯一永恒的美是人的心灵美。 由于这篇文章偏长,且有些段落的语
言不是那么通俗易懂, 授课教师将整节课分为二个步骤
略读课文,连线各段段落大意。
Para 1 Inner beaut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Para 2 Culture remains a major part in determining our
idea of beauty.
Para 3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beholder.
Para 4 There was no precise criteria of beauty .
Para5 Our ideas of beauty change with times
Para 6 There was no consistent view on beauty
精读课文 分段落讲解课文
(1) 根据每一个段落提出 1-2 问题
(2) 学生在段落中找出答案并回答
(3) 讲解这个段落的知识点
[思考与分析]
从整体把握,这节课的设计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锻炼
了学生的 skimming 和 scanning 的阅读技巧,课堂中也有师生间的 QA
互动环节, 教师并没有以独白式的教学为主,实行“满堂灌”的模式。
但就中学英语课堂的学生的参与面,课堂的生成性及情感渗透等方面来
讲, 这节课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主要表现如下:
缺乏课堂活动的展开
在本节课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活动就是 QA 的互动环节,
教师针对每个段落逐个提出问题并挑选个别学生在书中
找出答案从而对课文进行理解。教师未能就本节课的主题内
容,对提出的一些问题展开全员式地讨论或交流,剥夺了大部分学生开
口说英语的机会。中学英语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很多教师为了顺利完成
“教学任务”,省略了一些所谓“费时费力”的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活
动变少,参与面窄变,一堂课下来学生更多的是在埋头做笔记,久而久
之,他们的语言功能慢慢“丧失”,结果就使得学生不敢甚至不会说英
语。
[思考与分析]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过程,没有了多数
学生的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完美的。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话语权于学生。 组织和开展课堂活
动,并对活动进行展开便是其有效途径之一。作为语言类学科的教师,
我们更应该记住,语言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整理到笔记本上的。
[对策与研究]
的确,面对中学的紧迫的课堂教学任务,学生上课思考时间短,
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的组织准备的不够充分,使得在班级交流时很多时
候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往往由于“怕说错”,不敢
参与,从而导致参与面较窄, 另一方面活动设计的目的也很难达到。
所以这里我倡导课堂活动的展开指的是“课前探索”环节—在课前 布
置给学生课堂上需要拓展的一些问题或任务,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或小
组讨论提前完成。 这样帮助学生做好了充分说或讨论的准备,使他们
有话可说,同时很多人因为有话可说,信心倍增, 克服了回答问题的
羞怯心理,切实扩大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增强了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
缺少课堂交流的“碰撞”
英语模块 6 unit 18 lesson 1 主题是美的鉴赏和感受。在进
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理解和学习,并未借助教材
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进行拓展,以及针对本课主题组织的师生间的思维
交流,导致学生对美这一主题的了解和感悟并不全面和深入,就课堂的
生成性和创造性来说,这节课是有缺憾的。
[思考与分析]
中学的英语课堂应该始终是自由的,交流的,有创造性的,生
成的。毋庸置疑,教材是学校课程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
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的调整去适应改革的要求,教师的
教学观念也要有所转变,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驾轻就
熟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视
野,发展学生的思维。
[对策与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
部,2001;)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
知识的教学模式。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我们既要以教材为依托,
又不能“忽视对文本价值的基本尊重,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深层挖掘”(王
媛,2009),同时不能忽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时的“碰撞”所带给学
生的思维的启迪和课堂教学的生成和升华。
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
的思维。 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没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向,没给
与思维指导的活动,就难以保证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同样,泛
泛而谈,急于求成,流于形式的思考活动,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林才回,2008)因此,本节课我们在鉴赏美时,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对
美的定义进行一下生生间的意见交换,扩展学生对美的含义的理解,而
不仅仅是停留人的外表; 也可以在本节课的结尾对内在美的内涵进行
一下讨论,碰撞,升华,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品德素养。
(1) What is beauty?
Beauty is yummy food/a unique design/a touching scene/a
charming smile/impressive scenery/simple language.
(2) What is inner beauty?
Inner beauty is to be excellent/caring/intelligent/
helpful/honest/sharing/courageous.
通过适时、适度拓展话题的广度与深度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
文本与话题的理解,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促使其建构产
出性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思维。 (朱文英,2008)
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的缺憾
教师在本节课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忽视
了引导学生对于本文美的广泛含义的鉴赏和内在美的感受,忽略了他们
情感上的浇灌, 心灵上的滋润。
[思考与分析]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情感始终会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
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
的学习效果。心里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情绪体验是积极的,
在大脑中就会形成兴奋中心 ,那么感知的语言和情绪便会在脑海中烙
下深刻的记忆,思维也会变得敏捷。
[对策与研究]
教师在进行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设计时, 始终要能把积极的情
绪体验带给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润物于无
声,即通过英语的语言美,去引导学生感受心灵,体会真理,热爱生活。
例如:教师在本节课中通过美的广泛含义的语言美,结合图片去引导学
生 去 发 现 生 活 中 的 美 。 Beauty is yummy food /a unique
design/touching scene/a charming smile/impressive
scenery/simple language/a harmonious song…
三、结束语
教育是科学,教育也是艺术,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传情
达意。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不是流于形式,而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升华,
避免更多的低效或无效,一步步探索走向高效,真正实现教师的魅力教
学。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6(必修模块)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05
王媛 2009.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朱文英 2008 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实践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林才回 2008 高中英语阅读读后活动设计的问题与思考
中小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