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16 发布
英语论文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背景
英语的教学,是一门传授语言的学科。要学好一门语言,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小学生呢?要学好语言,必须遵循"听说先行,读写相随"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其信心,使学生全体投入,获得整体提高,但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停留在“摆花架子,凑热闹”的层面上。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挑战。
案例主题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过程
第一轮
话题:Can I have some juice?(我可以喝点果汁吗?)
内容:单词:biscuit, blanket ,toast…
句型:Can I have some juice?
学生:五年级四班
执教:杜华莉
第二轮
话题:Do you like the smell of mangoes? (你喜欢芒果的气味吗?)
内容:单词:mango, banana, soup, onion, tea, coffee
句型:-Do you like the smell of mangoes?
-Yes, I do. /No, I don’t.
学生:五年级五班
执教:唐琴
第三轮
话题:Seasons (季节)
内容: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I like Spring.
学生:四年级三班
执教:朱英
案例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大量实践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进行初步运用。根据小学生在生理上很容易产生疲乏感,注意力分散,有时甚至产生厌恶感;另一方面,小学生爱说好动,乐于接受儿童化、趣味化的活动,结合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含量并不算多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则应以学生操练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先行,读写相随。在三轮校本研究中,通过对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加强听说能力
每节英语课开始的三、两分钟,创设一个情景,或设一个话题来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
如:在第二轮校本研究中我创设了一个结交新朋友的情景:老师手持一个动物玩偶,与同学们交朋友。
T:Hello!I’m monkey.
S:Hello!I’m Yi Xiao.
T:Nice to meet you.
S : Nice to meet you, too.(玩偶与学生握手)
T : We are friends.(玩偶与学生拥抱)
当然也可两人小组对话,同桌或前后桌两人进行问答练习,每人提问或回答三至四句。(两人小组活动经常进行,使其形成习惯)。
师生对话和两人小组对话是复习旧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法,既能缓解学生紧张气氛,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同学听说英语的能力增强了,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热身运动",为读写架设了"桥梁"。
二、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反馈,加快节奏,形式丰富多样
课堂上的各种活动都是让学生学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如节奏不紧凑,他们很快就会:"走神儿"。因此必须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反馈,适当更换训练形式。
如在第二轮校本研究试教中,由于课件临时出现故障,情急之下五个新单词(music ,sports, science ,painting, computer game)我都采用体态语呈现,用 "开火车"形式进行认读,来口头练习这五个单词的发音,刚开始学生对我的“卖力表演”还挺感兴趣,但整堂都以上述方式来操练,学生很快就"腻"了,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针对此一点,我在第二轮校本研究教学中想出以下几个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口味"。
1、拿出该课的单词卡片,利用以前所学的问句,操练新单词。
T: Do you like bananas?(你喜欢香蕉吗?)
S: Yes, I do.(是的,我喜欢。)
T: Do you like onions?(你喜欢洋葱吗?)
S: No, I don’t.(不,我不喜欢。)
2、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T: Do you like the smell of bananas?(你喜欢香蕉的气味吗?)
S: Yes, I do.(是的,我喜欢。)
T: Do you like the smell of onions?(你喜欢洋葱的气味吗?)
S: No, I don’t.(不,我不喜欢。)
老师剥开香蕉、洋葱让学生闻气味,使其切身感受,印象深刻。
3、快速抢答。教师事先准备好新单词的幻灯片,使其快速闪现,让学生抢答。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4.问答方式多样化。
在训练过程中,通常是老师问,学生答,但有时间反过来让学生问,老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另一学生答(或齐答);更可以让个别的学生到黑板前问,全班答,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5.拼写单词。在呈现新单词、句型时,老师尽量用规范的书法来引导学生拼读,认读。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打下基础。如在第三轮校本研究教学中,朱英老师将新单词板书在黑板上,并根据他们的读音规则引导学生认读,拼读,学生掌握效果明显强于前两轮,并为在随后的句型学习扫清了障碍。
收获和疑问
通过三轮校本研究,我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热闹,而要一边认真上课,一边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时刻注意学生的神态变化,适当更改教学方法,加大训练密度,把握住学生的思路,听说先行,读写相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但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学生,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和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