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4 KB
- 2021-04-15 发布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第七章 力
7.1 力( F)
1、力是 ;所以力不能离开 而单独存在, 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 对它施加这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作用效果是: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 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
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变是指 发生改变。举例:用力压弹簧 , 弹簧变形 ;
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是: , 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
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5、力的示意图:
(1) 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 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 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 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 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 物体和 物体。
7.2 、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如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 , 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 。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 ,它是
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 ,以免损坏测力计。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
着 ,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
线 。
7.3 重力 (G)
1、重力的由来
(1)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 的力, 这就是万有引力。
(2) 重力: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 表示。重力的施
13
力物体是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13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重力的大小
(1) 重力的大小叫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公式:G= ,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 (N) ;m是质量,单位千克 (kg) 。g= N/kg , 它表示: 。(3) 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 性质制成的。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 ,桌面是否 。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做重心。(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
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垂法...和支.持.法.寻找,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 ;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 来体现(转化法)。
结论: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状态。这就是著名的 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 得到
的。
力是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惯性
⑴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 。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 或“物体受到惯性力” 等。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 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⑷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例子:
⑸利用惯性的例子:
⑹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
8.2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或 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
3、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 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 ,方向 ,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也叫二力平衡, 它们的合力为零)。(同
13
体、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3
(1)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 。
(2) 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
(3) 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类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3. 平衡力与作
13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定义
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不同点
②性质可能不相同的两个力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
互作用力
①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它们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②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
比
13
共同点
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②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13
8.1 摩擦力
1、两个相互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或有 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 两物 并挤压。 (2) 接触面 。(3) 发生相对运动或有 。
3、摩擦力的分类
(1) 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 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还跟 有关。
(1) 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实验方法: (3)实验原理:
(4) 实验结论: 当 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当 时, 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5) 表格设计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 ,② 。4、
13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 ,② ,
13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③ ,④ 。第九章 压强
9.1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2、方向:压力的方向是 于受力面。
3、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 上时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 即 F=G=m。g
㈡压强
1、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 和 共同决定的。
(1) 实验方法: 和
(2) 实验结论:①当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 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物理意义:压强是描述 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 叫压强,用符号 表示。
4、压强的定义式是: 。式中 P 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 F 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压强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
(1) 举例: 用力切菜易切断 (2) 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
(1) 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 (2) 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
9.2 、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 , 使液体对容器的 和 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 液体内部 都有压强 ;
(2) )液体内部,深度越 ,液体的压强越
(3) )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 , 各个方向的压强 ;
(4) )在同一深度 ,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 液体的压强 。
3、液体压强的大小
(1) 液体压强与液体 和液体 有关。
(2) 公式: P= 。式中, 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 (Pa)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 (kg/m 3 ); h 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 (m) 。
液体压强的公式:
注意: ①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深度不是高度)②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③计算 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 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得到压力 。
4、上端 、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
应用举例 :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下水道的弯管。
9.3 、大气压强
13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 简称大气压。
13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产生原因:气体 ,且有 ,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 。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
(1)在这个实验中,用长约 1m、一端 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 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当管内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 、管外水银面受 作用,是 支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管内一 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 ,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
cm。
13
(2) 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P0 =P水银
=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 Pa 。所以,标
13
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P0 = Pa=76cmHg=760mmHg 。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 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 ,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 。
(5) 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5、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 。,在海拔 3000 米内, 每升高 10m,大气压就减小 ;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 、 (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
8、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应用:高压锅)
9.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
3. 应用:( 1) 乘客候车要站在 外;(2) 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 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 、压强 ,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 、压强 。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
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10.1 浮力( F 浮)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 ,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 )
2、浮力的方向是 的。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而产生的,即:
13
F浮 F向上
F向下
P上 S上
P下 S下
13
4、称重法测浮力: F 浮=
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的只决定于 、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
10.1 阿基米德原理
1. 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G1,小桶所受的重力 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 , 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 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 排
13
= 。
④实验结论: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3
1. 阿基米德原理: 。用公式可表示为 F浮 = = 。浮力
的大小只跟 和 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10.1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3
1、物体的浮沉条件:
(1) 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 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 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 在液面。如表:
(2) 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 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表:
2. 浮力的应用
浮力与物 液体密度与 物体运动状态
ρ液>ρ物 物体上浮
ρ液<ρ物 物体下沉 ρ液=ρ物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物体所 浮力与物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
F浮=G物 ρ液 >ρ物
F浮=G物 ρ液 =ρ物
F浮
相关文档
- 企业财务年终工作总结202X2021-04-15 19:44:473页
- 2020年公司销售人员个人工作总结2021-04-15 19:43:387页
- 2020年团支书工作总结3篇2021-04-15 19:43:365页
- 幼儿园老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021-04-15 19:43:3510页
- 2020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1-04-15 19:43:253页
- 2020年高三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2021-04-15 19:43:222页
- 2020年工作总结-第一季度扶贫工作2021-04-15 19:43:1618页
- 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妇联工作年2021-04-15 19:42:403页
- 学生会部门工作总结3篇(通用)2021-04-15 19:42:315页
- 教师年度思想工作总结范文合集九篇2021-04-15 19:41:3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