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3 KB
- 2021-04-15 发布
关于云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7月13日,我随团队一起出发前往云南昆明。大伙逃离杭州的酷暑,两天后到达四季如春的花城。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追寻我校先辈的足迹。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此行让我更加铭记历史,敬仰先辈:在当年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们被迫从美丽的西子湖畔一路西迁,途经多地,来到云南昆明;在途中播下了艺术的火种,浇燃了中华大地。
19日,我们来到当年艺专先辈求学的地方——昆明晋宁县安江村。寻访校址,当地老人给我们指认出唯一一处当年的房梁。新校址之后的面貌在解放后有所修整,但是基本保持了原貌:不大,由左右两排长房围合一座木质庙宇而成。围墙外,也有一方池塘。夏日湖面的绿草青青,犹如西湖的碧绿荷叶。遥想当年那些青年学子或许在这里游泳嬉戏,也或有些青年坐在岸边,描绘当时的一草一木。眼前的一切,不禁让人感慨今昔岁月的变迁!
当天院党委胡书记的讲话,提及罗工柳、吴冠中等几位赫赫有名的校友。我看过一些吴冠中关于西迁校史的回忆。回忆的细节生动,特别是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无疑成为了他记忆的一部分。想当年战火纷飞,学生们依然投身艺术创作,校方面对散乱的时局坚持办学。让我体会到先辈们艺术精神。
重走西迁之路,面对往昔校史,我不免把我辈国美学生与战争年代的先辈联想在一起。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在队伍回杭的火车上,队员海龙无意中聊到对国美的热爱,因为美院的学生有种“二”的情结。回到杭州,我对这个“二”一直印象深刻,时常想起。我想他说的“二”应该是活泼,是自由,是幽默……但是,我们只是小“二”,遥比先辈们对于艺术的执着才是大“二”。在战争年代,无暇顾及个人的幸福自由,而更多的投身救亡图存的浪潮,从美育的角度唤醒国民的救亡意识。他们手中的笔杆就是枪杆,他们同样投身在抗战救亡的阵地上。
先院长林风眠所题写了“为艺术战”的口号——如今我辈当不断地努力践行着这种精神。继承先贤对待艺术的激情与执着。在这个平和的时代,我们美院学子当有超于小“二”之大“二”的情怀,星火以向承。毋多言,让我们:为艺术而战!
相关文档
- 参加招聘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021-04-15 19:07:296页
- 安全工作四个意识心得体会2021-04-15 19:07:2811页
- 2019年最新产科护理工作总结精品范2021-04-15 19:07:2310页
-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中的心理教育2021-04-15 19:06:564页
- 【创业计划书范文】咖啡的创业计划2021-04-15 19:06:454页
- 银行工作总结范文十篇2021-04-15 19:06:4013页
- 学校教师发展培训计划范文2021-04-15 19:06:247页
- 2019年下半年中学校长个人工作计划2021-04-15 19:06:204页
- 骨干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021-04-15 19:06:072页
- 供应室护士述职报告范文2021-04-15 19:05: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