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4-15 发布
历史计划总结之《“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过于抽象,且不说课堂上说不清江青是男是女的大有人在,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也知之甚少。课堂四十五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围绕《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在新课学习中,针对学生知识现状,我把学习重点放在正视历史,汲取教训。
开篇回顾旧知“五十年代左的错误……”,新旧衔接,导入新课,指导阅读,组内交流,适当标记,课堂流程顺畅,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身为教者的我感觉颇佳。为突出“文化大革命”的危害,我举了一组数字:“文革”中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之多(1949—1979的基建投资总共才6000亿)。文革整了一亿人,非正常死亡七百七十三万人 。有学生随即问道“什么是非正常死亡”,我做了简短解释后,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示了一组图片: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刘少奇,配以文字解说,学生有所动容;当看到较为熟知的老舍、傅雷等人尤其看到下面注解投湖自尽、双双自缢时,学生面露不解,其中滋味自是不同。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说到了“珍爱生命”与“生命的尊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他们的死,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气节。为了深层次的理解,我采用出示《文化大革命对人的精神压迫—无辜的巴金》,以文字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文革”中的“整”对人尊严的践踏,从学生的表情中我感受到引入这段文字的重要性。
当授课班级过半时,不经意间想到“为什么不简单说一下文革后的巴金老人”,只需两分钟绝不是画蛇添足。2003年巴金老人当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适时呈现,生命中的宠辱不惊,多好的德育素材呀,换个角度她是生命价值教育的点睛之笔。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教师引领、指导下,学习能力越来越强,精神世界是不是与之成正比越来越美好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者的我们,纵然你的经验再丰厚,也不可小觑四十五分钟的任何一个环节,只因为我们是人师,就应该把自己锤炼成无瑕的白玉。
相关文档
- 历史计划总结之历史组半学期工作总2021-04-15 17:27:034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北方民族大融合》2021-04-15 15:26:373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一上学期历史工作2021-04-15 14:54:433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初三年历史教学总结2021-04-15 10:21:175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初二历史教学总结2021-04-14 23:43:233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中上学期历史组工2021-04-14 23:18:062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二下学期历史教学2021-04-14 22:25:254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中学历史教研组第二2021-04-14 22:06:382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三历史教研组工作2021-04-14 16:57:273页
- 历史计划总结之第七课《“文化大革2021-04-14 14:41: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