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4-14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
1.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它表现为:
(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
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
相关文档
-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2021-04-14 22:54:58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乘加乘减》教学反2021-04-14 22:41:50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初三年级数学教学工2021-04-14 22:29:20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数学教研组第二学期2021-04-14 22:19:43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科班教学工作2021-04-14 22:18:267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什么是面积》教学2021-04-14 22:02:564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2021-04-14 21:36:154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初中数学科教研工作2021-04-14 21:29:325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数学教研组竞赛活动2021-04-14 21:25:48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2021-04-14 21:21: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