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4-14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数学辅差案例
案例:廖文超同学,上课纪律散漫,经常跟同学说话,有一定的叛逆心理。觉得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差生,消极情绪严重。但老师给机会他,会认真对待,渴望受表扬。一次数学课堂上很安静,突然数学老师很生气,把廖文超的桌子拉到讲台前,在老师的训斥中才知道,原来他跟同桌小声说话。老师骂了几句就接着讲课,他也许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又或者不服气,故意弄小动作,身子一直往下缩,想躲到桌子底下,老师可能觉得他在无视自己的批评,更加生气了,用力一推他的桌子,把东西都打翻了,老师一直在骂,我以为他会顶撞老师的,但他没有,只是默默的去捡掉到地上的书。当老师语气很重的说了一句:“我已经跟你妈妈说过,你乖点,就叫她来看你的,但现在,别指望!”这时候,他流泪了,趴在地上捡着自己被扔在地上的书,那一刻我知道他的心被刺痛了,可能他还没明白为什么老师发那么大火!只不过是跟同桌说了句话,对班里其他学生影响又不大,这样就不能见妈妈了。课后我特地找他,我很怕他因此讨厌老师,消极情绪更严重。我问他:“知道老师为什么发那么大火吗?”他摇了摇头,我觉得他很无辜。但我是来化解他的怨气的,就心平气和的跟他谈起来,他态度也好转了,能静下来听我的教育。
分析一:这节课让我对他最本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个很想念爸爸的小孩,在家被溺爱,但还是感觉受人忽视,特别是老师对他的一致看法--问题学生,让他习惯了做一个不守纪律,自我放纵的学生。品德不良的学生因受到成人,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的耻笑与歧视,常常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和进步同学存有戒心和敌意,认为教师和同学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常以一种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
所以惩罚并不是让学生修正行为的唯一方法。不同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来对待。如当他一出现纪律等问题时,老师们喜欢用“让他妈妈来探望他”作为条件来约束他。每次一说到他妈妈,他就会变得很脆弱,是心伤了而变安静。我觉得他是一个可怜的小孩,因为他对妈妈的依恋,所以对于一些关注他的老师,他会特别依赖,就是抓住这心理,我对他的转化工作开展得蛮顺利的。
相关文档
- 数学计划总结之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2021-04-14 13:49:45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高中数学期中考试质2021-04-14 13:48:37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分数乘法简便运算2021-04-14 13:20:55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二年级数学期第2021-04-14 13:20:264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烙饼问题教学反思2021-04-14 13:16:58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2021-04-14 13:09:555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认识几和第几》教2021-04-14 12:04:492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初三数学复习计划2021-04-14 12:00:425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2021-04-14 11:47:55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2021-04-14 11:17:193页